“你要是问现在还有几个万达广场?”银河策略
没人能说准,但我可以确定的是——又少了48个。
就在5月初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悄悄批了个案子:大连万达把自己旗下48家项目公司全给卖了,买家是一堆熟面孔拼盘——有太盟,有,有阳光人寿,还有一堆专门干资产接盘的公司。
这些项目公司背后是啥?
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汉……这些城市的万达广场。
换句话说,王健林这次动的是手里的核心资产。
这事儿虽然没官宣多少钱,但坊间传得挺实锤的,交易金额大概在500亿上下。
买家不是路人,都是熟人
这帮接盘方也不是第一天认识王健林。
腾讯早在2018年就和一起投过万达商业。你说这次再上桌,是出于信任、默契,还是另有算盘,不好说,但可以确定的是:真要一锤子买卖银河策略,也不会找生人。
买得下48座万达的主儿,不差钱。但为什么要买?
核心就是——这些万达广场虽然“砖头瓦块”归人家了,可运营权还在万达自己手里。
意思就是:
“地我卖了,但这活儿我还干。”
这就是万达现在典型的玩法。
万达到底怎么了?为啥一直卖?
其实从2023年开始,万达就已经陆陆续续在出手广场了,数量超过80座。每次卖的节奏差不多:找金融机构做个盘子,卖资产,但留运营。
外界怎么看?
有人说王健林在“轻资产转型”银河策略,有人说他这是在还债。
但说到底,这俩也不冲突:没钱还债,就只能转型;想转型,也得先断臂求生。
“卖广场”这事儿本身没啥问题,问题是你能不能卖得掉、卖得值、卖完还有啥。
老王他还有多少?没人知道
网上有个段子火了:
“他到底还有多少个万达广场?”
AI回答:“448个。”
真的假的没人管,反正大家都好奇——万达这些年造广场造得太猛,到现在到底留了多少,还能不能扛下去。
但从最近的节奏看,王健林是真的在把能动的资产变现。之前有传万达现金流压力大,这回出手48个,差不多就是一次集中回血。
写在最后:王健林不是不想赢,是先得活下去
和早些年那个说“定个小目标,先赚一个亿”的王健林比,现在的他确实低调很多,动作也现实很多。
卖48座广场,不是炫技,是扛债。
还能保运营权,说明他至少没被彻底踢出局。
但接下来能不能再撑下去,还得看——债压着,资产扔出去,风控还要留手,万达这步棋不好走。
现在走进万达广场,灯还是亮的,人还是多的,但真正的“主人”已经换了。
只不过,绝大多数人,压根也不会去关心谁在账本上签字。
#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#
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